智能时代的全新交互方式 解析智己汽车智能车语系统

传统汽车时代,很多车主会通过在自己的车上贴上各种车贴来表达和交互。譬如贴上“孕妇在车内”“请关远光灯”等车贴,又比如在自家的BBA车身上贴个“五菱宏光”等,无论哪种方式,都是一种特别、有趣的表达。但是到了智能汽车时代,这种方式多少显得有些古老。作为新能源市场中的黑马,智己汽车则是选择使用智能车语系统来进行交互。
以DLP和ISC实现多场景的交互
智己汽车引以为豪的车语场景之一是“行人礼让模式”。当车辆开启行人礼让模式之后,一旦行驶过程中遇到行人时,智能车语系统可通过DLP向前方地面投出两排交互的箭头。这个时候,车头的ISC系统也会开始工作,在车头显示“行人”标识,在车尾显示“行人过马路”的表示,以此来完成与后车的“交互”。
甚至,当行人正在通行时,智己的智能车语系统会与智驾的感知系统协作,实时监测后方来车。如果有车辆正在靠近,地面的DLP投影两侧会出现闪烁的禁行标识,ISC会呈现黄色并闪烁,以此来警示行人,防止“鬼探头”事故的发生。行人通过后,车主还可以通过ISC智能交互尾灯向后车“点赞”,营造优雅的、友好的交通氛围。
DLP的另一个功能,也让智己显得“有温度”,那就是它的“低速行驶轨迹模式”。根据智己的设定,在未来辅助驾驶越来越盛行或智能驾驶完全实现了之后,当用户召唤车辆或使用泊车功能时,车辆将低速驶出,并在前方投射行驶轨迹光效,让用户与周边行人知晓车辆的行驶路径,更友好,更安全。
相比DLP的投影功能,ISC能够通过控制LED像素点,展示图形,甚至直接“写字”,从而与他人产生交互。以ISC的“电量显示”功能为例,当用户走向车辆,车语系统会在ISC上显示出车辆的当前电量,做到让用户心里有数。在车辆充电时,智能车语系统会在ISC灯组上表明车辆正处于充电状态,并以直观图像展现电量状态,方便用户在车外了解充电过程。
用户共创 让智能灯语无限扩展
此外基于整车SOA架构,智能车语系统在设计功能时定义了标准接口,以跨域融合的方式让灯光更加智能。用户不仅可以共创新的功能,还可以深度参与到灯光样式的创作中,如同玩乐高积木一样组合重构出各种新玩法、新功能。同时,创作成果可分享到社区与他人共享,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,也拓展了灯光样式的选择空间。
在智己的智能车语系统中,用户还可以导入任意视频,可以是精心编辑的,也可以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,再配上音乐和ISC就可以生成专属于自己的灯光秀素材。那么在什么场合可以去使用?比如说在迎宾的时候可以播放个性化的灯光秀的内容,或者是在为朋友庆祝生日的时候,通过智能灯语给他送上生日祝福,这一切都让智能灯语的场景无限扩展。
玩转车灯功能,让车灯更有“温度”,智己汽车用实际行动表明,智能时代的汽车交互就应该如此。